1樓:匿名使用者
在會計實務上以“借”表示資產的增加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以“貸”表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及資產的減少。具體地說,資產的增加應記在資產類的有關賬戶的借方,資產的減少應記在資產類的有關賬戶的貸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應記在其有關帳戶的貸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減少記在其有關賬戶的借方。凡賬戶若借方有餘額,表示為資產的餘額。
凡賬戶貸方有餘額,表示為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餘額。一般資產類賬戶都為借方餘額,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為貸方餘額。其結構是不同的。
簡單來說所有會計科目跟據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利潤,這六大要素。
資產類科目期初餘額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但備抵與附加類科目除外,如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因為是備抵,因此期初餘額在貸方,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又如商品進銷差價,材料成本差異,這類是備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據企業的經濟實質,可能借方增,貸方減,也可能相反。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都是期初餘額在貸方,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收入與負債類同,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但沒有期初數。
成本與資產類同,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也沒有期初數。
而利潤就是收入-成本。
瞭解這種記賬原則之後,餘額就容易判斷了,本期餘額=期初餘額+本期增加-本期減少。
拿資產來說就是期初借方餘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期末餘額,如果是正數那麼就是借方,如果是負數,就是貸方。
而負債就是期初貸方餘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期末餘額,如果是正數那麼就是貸方,如果是負數,就是借方。
是累計攤銷,也是資產備抵科目的一種,跟累計折舊,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一樣,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 借方表示金額的去向 貸方表示金額的來龍 例:從銀行取現300元借:現金300貸:銀行存款300 從銀行裡來所以銀行存款在貸方 去到現金裡 所以現金在借方 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