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造成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以上是对人的性别遗传这节课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我首先向学生介绍发现性染色体的一些背景知识,这个活动的原理与生男生女的奥秘有关系吗。
人性别遗传说课稿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
人的性别遗传
贡秀玲
井陉县秀林镇中学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的性别遗传》,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方法、说过程、说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人的性别遗传”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对八年级学生进行高尚情操的培养、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本节课在整章书的编排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深化,启下是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奠定基矗就知识而言,要了解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且通过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从小培养学生科学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增强学生维护男女性别自然发展的社会道德感。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来看,本节课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说学情:
由于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因此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就充分利用了这个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便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解释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增强学生维护男女性别自然发展的社会道德感;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定位在“掌握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教学难点定位在以下两方面: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增强学生的社会道德感。
四、说方法:
1、说教法
2、说学法
设计意图:1、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 2、倡导自主、合作、观察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五、说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PPT)俗话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先展示一幅孕妇的图片,接着问学生:看这一幅图,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婴儿的性别)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的性别遗传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掌握重点:
出示自学要求:(PPT)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39页,并观察P40页上的两幅图片后,完成讨论:①、②、③、④。
我通过“资料分析”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发现:人的性别差异与性染色体差异有关。进而层层推进,来是学生理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表示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表示以及它们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老师再加以总结的方法,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又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突破难点:
1、游戏:生男生女的机率(PPT)
●两个同学一组,每组有2个袋子,袋子中各20枚棋子。一个袋中装有黑色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另一个袋中装有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它们的数量各10枚,代表含X和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
●一个同学从含精子的袋中随机拿出一个精子,另一个同学从含卵细胞的袋中随机拿出一个卵细胞,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依次判断出男女。
2、遗传图解:(PPT)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自己做游戏(观察模拟游戏)的基础上,再结合人的遗传图解的方法,将本节课的难点由“难”变为“不难”;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难点知识。
(呈现多种资料,显示我国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形势严峻。而造成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明确指出性别的不平衡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从而教育学生科学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共同维护男女性别自然发展。)(PPT)
(四)课堂小结
(PPT)
在本节课的小结环节,我改变以往教师直接小结的做法,先让学生回答:“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然后再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知道了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难点内容。对学生的课后复习也起到了引导作用。
(五)课堂练习
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我设计了6道课堂练习题(PPT):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六道作业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六、说反思:
以上是对"人的性别遗传"这节课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本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热切的参与和激烈的讨论中,使学生主动而轻松的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语言表达能力。整节课,生动活泼,成功的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说课过程,如有不妥之处,请评委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人的性别遗传》说课稿
陈利云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下面我将从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讲解。
一、说设计思路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重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1,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2,构建便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活动,提供得利于学生自我展示的教学平台.3,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二、说教材分析 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都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要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的观念.另外,这一节的内容也具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它既是对之前学习的与遗传相关的细胞结构学习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作了一个铺垫,同时还为高中阶段学习人体的遗传规律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本节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课.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概述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关注性别比例问题,积极地宣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概述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通过学案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知识,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在知识回顾版块中设计学生自主发挥的问题——以图示的形式归纳染色体,DNA和基因三个概念的归纳.
(二)、关于导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向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通过向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当一小孩降生时,众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部分学生回答关心小孩的健康与否;更多的学生表示更关心的是小孩的性别。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的性别差异上,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诱导发现,引出问题
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人的性别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是关键。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人的性别差异是否与染色体有关?
(三)、新课
1.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①.我首先向学生介绍“发现性染色体”的一些背景知识。在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对男女的23对染色体做了充分地比较。在比较中他们发现了什么呢?(课本插图。)发现:人的性别差异与性染色体有关;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有2种,女性生殖细胞卵子只有1种,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校
②.为了引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话题,我设疑:同学们,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指什么呢?学生回答:这个细胞指的是受精卵,而受精卵又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我及时展示相关图片,“对!但我刚提到: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有2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生殖细胞卵子只有1种,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会影响着人的性别。那么,生男生女究竟由谁来决定呢?分析可大致看出,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说明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新生儿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主要取决于由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母亲的卵细胞结合,认为孩子的性别完全由母亲决定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③.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理解,安排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8页的填图。
④.呈现多种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形势严峻。而造成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明确指出性别的不平衡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从而教育学生科学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共同维护男女性别自然发展。
2.加深认识,思考拓展
为了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思考拓展环节进一步深化本节教学内容。新课标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机会,因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A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B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习的启发学生思考:
A这个活动的原理与生男生女的奥秘有关系吗?
B有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
六,板书设计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一,人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 22对性染色体男:1对,XY 男:1条,X或Y女:1对, XX 女:1条, X二,人的性别决定体细胞: XX(母亲)×XY(父亲)
卵细胞 XXY 精子
受精卵: XX XY后代: 女性 男性
七,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我力争做到:1,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探究实验来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通过学案和多媒体课件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人的性别遗传说课稿
班级:13生物科学2班姓名:曾秀婷 学号:13118022028
《人的性别遗传》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的性别遗传。以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1、说教材
《人的性别遗传》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既是对之前学习与遗传相关的细胞结构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作了一个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2)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能力目标:尝试写出生男生女图解,学会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3、情感目标:运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难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4、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初二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和动手操作来表现他们的活力。因此,我会在课前准备好黑白棋子,不透明容器等教具,在上课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多种图片和文字,用“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这些教学方法来讲解本节内容。
5、说学法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可以让其通过观察图片掌握一些知识,但其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对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该知识点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便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6、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和结课三个环节
导入新课
为了向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生男生女怪谁”的小品(时长1分钟),向学生提出“生男生女到底怪谁”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由此进入今天的学习
新课讲授
1.知识点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等发现“性染色体”的背景知识,再安排学生观察课本37页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并思考课件上的相关问题,接着请学生代表起来回答问题,最后再一起总结归纳男女染色体的差别。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以及分析能力。
2.知识点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生男生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先提出“性别由谁决定,生男生女机会多少”的问题,然后安排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38页生男生女图解,接着我会和学生一起写出正确答案,得出“性别由父亲决定,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结论。
接下来,我会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用棋子代表生男女生殖细胞模拟生男生女的小活动。在进行活动前向学生讲清楚活动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在一个容器内放40颗白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子),另一个容器放20颗白棋子和20颗黑棋子(分别代表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接着请两个学生分别从两个容器内抽出一颗棋子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另一个学生记录实验结果,每次抽取十五次,重复做三组。
学生做完模拟生男生女的小活动后,我会和学生一起分析活动结果,并一起解决课件上的相关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个知识点,
3.知识点3:科学看待生男生女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可以回答看小品后提出的“生男生女到底怪谁”的问题了。此时我会呈现近年来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谈谈男女性别比列失调有何危害,让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结课
此时我会结合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知识更为系统化。接着和学生一起完成相关练习题,结束本课。
七:说板书设计
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科学看待生男生女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它简单明了,条理清晰,易于记住知识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